查看: 437|回复: 1

(剑)九月家园首届风云【花千骨】第二轮南无月巧获轩辕剑

[复制链接]

甘首五朝臣

红尘十五格格
发表于 2016-9-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人者人恒爱之,无论历史上的形象如何演变,孔夫子的内心绝对是人恒爱之,夫子只一句便简单了当地道出爱对于人的重要。即便是那些自爱的人也该懂得去爱别人,因为如此方能从他人处得到爱的回馈,得到被爱的感觉。
      当然这爱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种人与人,或者可以延伸为人与万物之间的仁爱关心,我们若是要拥有这样的爱,必得先拥有一颗仁爱之心。
      板桥先生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却愿意将自己家中仅有的一点粥米施舍给贫苦人家。他百世流芳的不仅是他的作品还有他的人品,不仅是那些巧夺天工的画作,还有他那颗爱人的仁心,应该说,没有那样的人品仁心,就不会创作出那样的作品。
      仁者必然是不吝与人分享,必然不会阴毒地嫉妒别人,也必然不会在别人落魄潦倒时幸灾乐祸。他对别人的感情是基于爱的基础,所以他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感到喜悦,会因别人的失意而感到怜悯。如果我们的社会,每个人都心中怀仁,能够爱人,那么所有人都可以分享他人的喜悦,分担相互间的负担。如此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够快乐多一点,悲伤少一点。
      再观当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原来越普遍,更多的是强调自我,一味的注重个人利益。不少少年从小就捧着围绕各种利益欲望斗争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长大,那些说中充斥着朋友间的欺诈,亲人间的背叛,甚至爱人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反目成仇。这些倒退的文化观现象实在是需要到了我们认真反思的时候。
      高古时代的孔夫子等圣贤们都早已为后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文明发展的光辉道路,人们都应当争取成为仁者,修炼一颗仁爱之心,学会爱人,而非只想搭上满载物质利益和欲望的高铁,而放弃了始于足下的精神上对于爱的追求。
      还有一些人坚持这样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仁与智是相悖,其实不然,而且大错特错矣。也有人认为仁就是对别人仁慈,对自己残忍,此言亦是差矣。人们认为仁爱之人容易失去自己的利益,这样的观念显然是狭隘,爱诚然是要付出代价,但人们一定能收获精神上的愉悦,灵魂上的升华。仁爱之人并不会因施行仁爱失去什么,他们只会得到的更多,那种内心得到充实后的愉悦是一般俗人所无可比拟。
      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相爱吧。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16-9-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噗,临死还要受番教育,我撞墙死{:5_885:}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25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