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风清扬

①江苏

[复制链接]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不管部管理
彩鼠 彩虹马 小红伞 蓝点点 黑猫 月亮MM
发表于 2020-12-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忘了什么时候写过这,咳咳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风 发表于 2020-12-7 15:50
都忘了什么时候写过这,咳咳

好早了 11年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还有周庄同里未搜索呢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集文字

寻梦江南——同里
鬼魅魍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大概因为我出生在北方的缘故,一直以来对江南的水乡总有一种向往,一种迷恋,一种割舍不掉的
情怀!
到过同里古镇的人,都说同里“老房子”多。这种老房子大多建于明清时代,充满了江南水乡小镇
古老文化的韵味。脊角高翘的房屋原貌,加上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等,远远望去,一组
古老建筑就好像是一件可以让人长久把玩回味的古老艺术品,风雨沧桑,兀然独立,它们是同里的精华
所在,也是来往游人最感兴趣的地方。
同里与我到过的古镇南浔在建筑结构与布局上极为相似,如果说南浔还未经现代文明过分染指的话
,那么同里却与之大相径庭,这里俨然成为一个依靠古代文明而衍生出来的极为成熟商业圈,随处可见
具有品味的艺术酒吧,咖啡书吧,甜品店等,格调高雅。清晨或午后酽一盏清茶,焚一支清香,面河而
坐,独享这份江南水乡宁静与惬意,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小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镇子里的景点我并未进去,只是漫无目的地让思绪驱使我的脚步,游
走于街角,河边,穿街过巷,那静静流淌的小河,那默默坐落的青石桥,倾听它们在用这种无言的方式
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沧桑与寂寥……
假以时日,走遍江南的每一座古镇,去聆听,去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里游记
夏杪
因为家里单反掉了,和老公吵架后想出门散心
在淘宝聚划算里找酒店,找着找着就看见在松陵的,说是到同里很近
一见着松陵二字,就想起若雾,索性搜一搜携程,在携程上看见了亨复堂民居客栈
在火车虹桥站旁边的客运西站乘的到吴江的大巴,
10点整出发,11:05到达吴江汽车站,
11:15乘上公车203,11:45到达同里汽车在
再乘了6分钟电瓶车到同里古镇退思园这边的入口,
客栈老板来接,完成check-in的时间是12:00
嗯嗯,虽然有南站直接到同里的车,
为了下次骚扰若雾,还是选择了对我也比较方便的西站出发到吴江的大巴
现在的大巴上都有电子钟,时间很明确
去程的路上,10:24,G50界碑写着沪渝高速
啊,这是我可以回家的路啊,一时间心里默然
10:29-10:31路面上有多次事故的车轮辙印
注意看了一下路两旁,地面都低于路面,感觉:孤、寒、涩,似被胶着
10:36界碑上写着江苏界
车载智能大概设定的车速是100km/h,
司机超速3次,电子女声提示三次:请减速
10:50路过太湖水面的某一处,
肥肥的水鸟在G50的临时停车道上悠闲地踱步,车来不惊。
客栈老板人倒是很客气,出来古镇门口接,代买八折古镇门票,推荐吃饭的饭店
只是那民居的路径曲折,做指示的中英文双语古诗的英文翻得不伦不类
尤其是丰年留客足鸡豚,豚是指小猪,但英文翻译成了海豚
莫笑农家腊酒浑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两句也翻译得生硬、
嗯嗯,有一点很坑的事情,古镇里不能刷卡,只能用现金。
同里镇内的片片鬼鬼都发过了,我就把在外面玩的所见发过来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同里,只为了一场等待
天之遥远
魂牵梦萦的苏州城渐行渐远,涓涓流淌的苏州河脉脉含情,氤氲的雾气中,同里的面纱缓缓撩起,古拙的青石门楼孤兀地矗立,古朴的青石板街载着一个失魂的人蜿蜒前行,来此只为找寻前世的一点记忆,半盏清茶。
缘分总是来的莫名其妙,自从知道了同里,就总是想来看看。为了来同里,我放弃了周庄,放弃了那个据说商业气息浓郁,古雅风格已大不如前的周庄,所谓的有得必有失恐怕也正是这样的道理吧!
天色阴沉,偶尔会落下丝丝雨滴,江南的那场雨一下便是千年,用千年的时光一笔一划地雕出了同里的模样。在这里看不到外面的喧嚣,看不到外面的光怪陆离,看不到外面的人心险恶,剩下的只是一抹暗灰色的画卷,只是悠悠流淌的水面上那几只乌蓬小船,只是内心深处那份难得的安宁与淡然。
站在木楼高处,推开朱红的窗,一缕笛声从白衣公子的指尖冉冉飞过....
状元楼的旗帜在店门口高高地飘扬,珍珠塔的曲子在风里不停地变换,耕乐堂里的那一角四四方方的天空中偶尔有白鸽飞过,退思园中那扇圆圆的窗外有条窄窄的河,婚俗馆里那条狭长的仅容一人通过的走廊深处有红色的身影隐约闪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宛如还在眼前。
在婚俗馆的玻璃橱窗里老式的婚书寂寥地摆在那里诉说着主人的过往,短短的几行字,一张纸,覆盖了两个人一生一世的光阴,是幸福,还是不幸?忽然想起在小说里看到的那两句话:幸福之后,无路可走。我想我是真的很理解这句话的!
过了一座石桥,一转弯,在墙壁上看到一块奇怪的牌匾——猫的天空之城。对着牌匾看了半天,始终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在外边徘徊了足有五分钟,我才下决心进去看看。直到现在想来,我依然觉得那次同里之行,也许就是冥冥中让我来到这里,找到心底里那份最最深处的记忆。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原来就是一个书店+可以写明信片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普通书店里看不到的,有点清新,有点忧伤的那一类,布置地典雅温馨的书桌,墙上挂满各种明信片,各种昆曲的演出照片,店里人不多,很安静,让人一进来就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在一张书桌前坐下,随手翻看上面的留言簿,有画画的,有写字的,有关于忧伤的,有关于欢乐的,有关于约定的,有关于爱情的,看着那些文字,想象着不知道什么模样的那些人,来了又去,只为在这里留下一些曾经来过的证据。几丛翠绿的竹枝从雕花的窗外斜伸进来,再远一点是墨色的围墙,那一刻,我已身在画中。
不远处有一个女孩子认认真真,安安静静地在写明信片,写了一张又一张,看着她专注的神情,我发觉一切竟然都是那么的美好。我想:我也许一直在找一个这样的女子吧,能让我觉得安稳,觉得美好,觉得不会辜负了时光的女子。我也很想写一张明信片,写给那个曾经倾心的女子,但是提笔想了半天,终究还是无从落笔,很多时候文字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好作罢。但又很不甘心,总觉得该留下些什么,于是在留言薄里写下了两句话,这才转身离去。
猫空,只是为了一场等待。
同里呢?或许只是为了完成这场等待而凝结成的一张请柬吧!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16 13:34
我的家乡∷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ˇ回味那傷、
说到旅游,当然要支持家乡咯,今天就跟着CC来了解下周庄吧~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镇为泽国,四面环水”,被誉为“梦里水乡”,古称贞丰里,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其地理位置在苏州老城和杭州西湖之间。周庄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镇上有近百余幢古宅,半数以上是明清之际的建筑。六十余座砖雕门楼。窄直的河道上横卧着二十四座石桥,其中元至清古桥十余座。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幽静。
波光粼粼的水巷,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元代名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
来到周庄,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往里走,一幢幢凝固了历史痕迹的明清时期的旧房、雕花的门楼、门前的石阶、临水的小桥在静静地迎接你,似乎在向你倾诉着周庄的宁静与雅致。周庄并不大,她的整个布局是由几条“井”字形的河流分隔成块,中有众多小桥连接,依河筑屋,依水成街,因而周庄之美就美在她的旧房、她的小桥、她小河里的潺潺流水。
周庄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全镇共有二十四座古桥,构成周庄一绝。桥的造形有拱形、梁式,桥洞有单孔、多孔,材料有花岗石、武康石、青石,大小不一,风格各异,蔚然可观。其中名闻遐迩的是双桥,双桥俗称“钥匙桥”,由石拱桥世德桥和石梁桥永安桥联抉而成,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构成奇丽的景致。1984年,著名中国旅美画家陈逸飞来周庄,为之流连不去,后创作油画《故乡的回忆》,此画1994年由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买下后赠送给**同志,于是传为佳话,周庄因此走向世界。
除双桥外,中市街东的富安桥也引人注目。此桥初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明清问几次重修。桥之四角有楼,飞檐朱阑,黛瓦粉墙,临波拔起。登临这座国内罕见的桥楼,周庄便一览无遗了。
水乡往来最方便的就是乘船。在交织的河道上,小船往来穿梭,船家与河岸上的路人,与石阶上浣纱的妇女,与擦肩而过的船上人家轻快地招呼问候,互做买卖,犹如一幅恬静的江南水乡画卷。
从双桥沿北市街往南是明代建筑玉燕堂,清初归张氏所有,俗称“张厅”。过门厅为天井,两侧厢楼,上下有明瓦窗户。大厅轩敞明亮,柱础为木质,是明代建筑标志。大厅东有幽暗深长的陪弄,壁间有灯龛。至陪弄底,小河贴墙根而来,又穿水阁而去。至此拓一丈见方的水池,供船交汇和掉头,四周砌花岗石驳岸。驳岸上是沿河人家的后窗,窗前有吴王靠,阑下有如意形缆船石。后院翠竹摇曳,花木扶疏,有一太湖石,玲珑剔透,峰峦如飞燕,故称“玉燕峰”。
张厅:位于北市街双桥之南,原名怡顺堂,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所建,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门两侧是厢房楼,楼下楼上设蠡壳长短窗,显得古朴典雅。主厅为玉燕堂,轩敞明亮,古雅朴实,粗大的厅柱挺立在楠木鼓墩上,坚固如石,较为罕见。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河水中段设一丈余见方的水池,供船只交会和调头用。驳岸拥围,缆石各异,扁舟临岸,一派“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情景。后厅临河设一排敞窗,窗前设吴王靠,透过窗户可赏后花园中假山树木,后花园南北两侧均有闲静小院,北侧临池水榭,可观池水中轻舟荡漾,其味无穷。
除张厅外,周庄的标志性建筑,还有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七进五门楼的沈厅,殿宇森严、终日香火缭绕的澄虚道院,以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咏赋的迷楼,这些都是古建筑中的瑰宝。
正是周庄的桥,周庄的小河,周庄的老房,使得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断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贞丰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因周庄古名贞丰里而得名。明、清时皆有重修,风貌如初,仍傲然跨河而立。桥北西侧,曾开设德记酒店,地处桥旁与闹市中间,顾客把酒临风,看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桥楼互衬,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澄虚道院:位于中市街上,面对普庆桥,俗称"圣堂",建于宋元佑年间(1086-109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自明代中叶以后,道院规模日趋恢宏,清乾隆时,已形成前后三进的宏大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为吴中地区知名道院之一。院内主要建筑有玉皇阁、文昌阁、圣帝阁等。正殿玉皇阁为宋代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3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