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若兰

[游记] 【原创】秦淮揽胜之一 十里秦淮今胜昔

[复制链接]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怕只怕若兰的介绍味同嚼蜡,情趣欠缺。还望朋友们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淮揽胜之二 湖光山色映古城

 

    湖光山色映古城

 

假如你乘火车来南京,出站后穿过7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再走几步,便来到了金陵明珠玄武湖边,这里是饱览湖光山色的绝佳看点之一。眼前368公顷的湖面碧波荡漾,游船点点;湖中心有曲桥相连的5个水中岛屿,绿树婆娑,亭台掩映;沿湖那边横亘着一座绵延5公里多的明代古城墙,阻隔着都市的喧嚣;更兼有紫金山、九华山、北极阁山环绕湖边,山岚塔影,倒映水中,令人顿觉心胸怡然,神爽气清。

玄武湖古名“桑泊”。东汉末年,因秣陵尉蒋子文葬于钟山之阴,建有蒋王庙,该庙立于湖畔而改称“蒋陵湖”(那时候的湖面很大,邻近今天的蒋王庙);三国时孙权常在此湖训练水师,又称“练湖”;六朝时也称“北湖”、“后湖”或“演武湖”,原因是此湖位于钟山之北和京城之后,为皇家练兵、游猎之所。刘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湖中常有“黑龙”出现(疑为长江游来的扬子鳄。那时候此湖有西北水道与长江相通。),因黑与玄相通,玄与演相谐,玄武乃北方之神,遂改演武湖为玄武湖。

玄武湖上的5个岛屿分别是环洲、樱洲、梁洲、翠洲和菱洲。在环洲岛上,有一处六朝留下的唯一古迹“郭仙墩”,相传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的衣冠冢。想当年,这位才华横溢的尚书郎(政府政务秘书),看到大将军王敦反叛朝廷,便用占卦主凶来阻止,被王敦一怒之下杀死。王敦之乱平定后,元帝司马睿追赠其为弘农太守,葬于后湖。可是1970年在墩下开挖防空洞时,挖到的竟是一个空洞穴,什么遗物也没发现。

南朝梁时,太子萧统曾召集一大批文人在此编纂《昭明文选》,闲暇时泛舟游湖,植菱种藕,怡然自得。可惜后因游湖落水,受惊得疾,暴病而亡,终年只有30岁。

南唐时,后主李煜和大小周后在此划船戏水,举棹吟歌,曾写下“苹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的美词,比他老父李璟的“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美人头”(《游后湖赏莲花》)之句显然要典雅得多。

明代在梁洲建有“黄册库”(全国人口档案库),此湖被列为皇家禁地;清代辟为“元武湖公园”对外开放;1928年改名五洲公园,含世界五大洲之意。五洲景色分别被称为环洲烟柳、梁洲秋菊、樱洲花海、翠洲云树、菱洲山岚;1935年正式命名为“玄武湖公园”。

玄武湖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兴废。早在东晋时,元帝曾在南岸修建过10里长堤,遍植垂柳。所以六朝灭亡后,唐代诗人韦庄发出了:“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感叹;南朝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把挖出来的湖泥堆成了数个小岛,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这大概便是今天五个洲的前身;隋朝时,文帝灭南陈后,下令将建康宫夷为平地,玄武湖也遭到毁废;宋神宗时,王安石调任江宁府尹(南京市长),为解决平民饥荒而废湖还田,致使玄武湖消失了260多年;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因钟山北坡的大水年年流向此洼地,灾害不断,遂再度疏浚为湖;明代玄武湖成为天然护城河,因建造大树根水闸控制直通长江的金川河的水位,玄武湖的面积大为缩小,只有六朝时的三分之一左右;解放后,经人民政府多次疏浚、建设,如今的玄武湖到处花团锦簇,亭阁参差,白桥石塔,岚光云影。李渔文化园、飞禽生态园、园中园、清音阁、盆景馆、揽胜楼、露天音乐台、水寨娱乐部等数十个景点,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玄武湖风光带环湖皆景也。

火车站右手不远处是中央门立交桥、神策门公园;站前是湖滨公园,近处码头有豪华游艇直达湖心;左手是新庄立交桥,有两条隧道呈“人”字形穿过玄武湖底直达城中;立交桥边高大的现代建筑是江苏国际展览中心;往东是占地21.67公顷的情侣园,这是一座以展示野生药用植物为主旨,兼游览休憩与婚礼系列服务的江南自然山水园;紧邻园区的是太阳宫广场,这是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餐饮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室内广场,其主体建筑造型奇特,构思巧妙,远看似一个含苞待放的蓓蕾;再往东便是白马石刻公园,位于钟山西北麓,紧邻玄武湖。这是国内首家以石质雕塑类文物为展览主题的艺术公园,被专家誉为“是一部用石头艺术写成的文明画卷”。园内还建有高尔夫球场、汽车影院和皮划艇激流回旋中心。

向玄武湖南岸看去,城堞绵延,湖山相映,高楼隐隐,一派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迷人风光。那九华山、北极阁山都是紫金山伸入城内的余脉。这一带所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品之倍觉韵味无穷。

九华山因山形犹如倒扣的船体,古称覆舟山、龙舟山。又因山上旧有小九华寺,故称九华山。南朝时期,此山为皇家“乐游苑”。刘宋时,武帝刘裕曾在此山大破桓玄军,一战定乾坤;陈朝时,武帝陈霸先在此山前激战北齐的数十万大军,大获全胜;清代曾国藩、曾国荃的湘军也曾在此山前集结,炸开东边龙脖子段的城墙,攻入了太平天国的天京城。如今山顶立有1944年所建的三藏塔,54面,塔内莲花座下埋有唐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塔前铸有玄奘青铜像一座,2003年复建小九华寺,更名玄奘寺。山上林木葱郁、绿阴覆地,有“九华丹青”之称。

北极阁山因山形如鸡笼,古名鸡笼山;又因南朝齐武帝常去钟山打猎,行至山麓湖边始闻鸡鸣,此处遂名鸡鸣埭;明代山上建有观象台,设钦天监,山乃改称“钦天山”;清康熙年间,山上建有北极阁,故南京人常以阁代山,称北极阁。北极阁山东吴时曾是宫廷后苑的一部分;东晋时建有廷尉暑;刘宋时文帝在此开馆讲学;南齐时萧子良在此抄录五经百家,编成《四部集要》千卷;到梁时,武帝搬走廷尉暑,兴建同泰寺,并四次舍身出家;陈朝灭亡之时,后主陈叔宝为躲避隋兵追杀,曾携妃子张丽华、孔贵嫔藏于东山腰一口古井中,但终究没逃出被俘的命运,此井原名景阳井,因此事后被称为“辱井”;明代山麓周围建有“十寺”,以关帝庙最为壮观,即今南京市市委和市政协所在地,俗称“武庙”。洪武二十年(1387年),太祖命拆除庙宇,在山上重建寺院,取名“鸡鸣寺”;清代康熙题有“鸡鸣古寺”的匾额,咸丰年间寺院毁于兵燹,同治时重建,文革时又遭一劫。

如今北极阁已被辟为公园。1980年重开寺院,国家拨款修复了豁蒙楼、景阳楼、大雄宝殿、志公塔等10多处建筑,新塑观音应身像32尊。同时还新建了药师佛塔,塔高44.8米,七层八面,斗拱重檐,铜刹铜瓦,远望蔚为壮观,赵朴初题“药师佛塔”四字。山上还有宋子文“宋公馆”旧址,近旁一处建筑曾是张学良将军幽禁处;山顶西侧有一处三层六角形钢筋水泥建筑,乃是1928年拆北极阁而建的中央大学气象观测台,江苏省气象台和江苏省气象研究所均设于此;山的西南麓座落着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曾在此处工作,内有山林掩映的古生物博物馆;山南建有现代化的北极阁广场,130米宽的人工瀑布是其精华景致,名曰“北极飞川”;山北有一段253.15米的断壁台城,东与明城墙相连,登临城上可饱览湖光山色,此处是玄武湖风光带的又一绝佳看点。

    若兰有诗曰:

                 我把心灵作钓钩,

               岚光湖影思悠悠。

               兴衰成败历朝事,

               生死哀荣几度秋。

               旅友观光叹美景,

               骚客怀古嗟沉幽。

               是谁端坐城林处,

               举手托颌正凝眸。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城远眺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城秋色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光岚影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幻玄武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城随想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自己一下!牺牲午休时间,去玄武湖拍了这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8-9-2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漂亮啊,若兰辛苦了,谢谢。看着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浅愚先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3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